大规模功能性筛选
肽微阵列
作为制备抗体的抗原
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血清滴度
免疫印迹法(非定量)
酶底物肽(非定量)
封闭肽(非定量)
亲和纯化
磷酸化检测
蛋白电泳的应用和免疫细胞化学
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RIA(定量)
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定量)
体内、体外 生物学测定
酶的研究和阻断实验(定量)
NMR研究
质谱分析
其他定量检测
SAR研究
临床试验
APIs(药物活性成分)
工业品
X-ray晶体研究
其他敏感的实验:酶与底物、受体与配体相互作其他定量检测
>70%和>75%的多肽
>80%,>85%和>90%的多肽
>95%的多肽
>98%的多肽
所有的冻干多肽产品可以在常温下避光运输,并可以在室温条件下保存几天或者少于一个星期,多肽性状是稳定的。所有的冻干多肽产品,都必须保存在干燥低温的条件下,以-20℃的低温为佳,若有条件最好保存在-80℃以下,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多肽可存放1-2年。
当需要使用多肽产品时,应在开盖之前将多肽产品升至室温;对保存于-20℃的产品,该过程需要1h或更长,因包装大小而异。否则,当打开瓶盖时,水气进入会导致多肽凝缩而降低其稳定性。一旦打开,应迅速称量完毕,并立即密闭以免潮解,亲水肽尤其应注意。
对序列中含有Cys、Met、Try的易氧化多肽和含有Gln、Asn、Asp的易降解多肽,应避免反复融冻,以免多肽被氧化和降解,因此建议分装成小包装保存。需要多少解冻多少,用后弃去,不要保存。
对于暂时不用的多肽,不要以溶液的形式保存(即使在-80°C的条件下)。
对于体内研究,一般选择发射波长在650-900nm的荧光基团,例如:ICG、Cy5.5和Nile Blue。这是因为这类基团所发出的荧光具有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受背景干扰较小(水、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一般都会产生背景干扰吸收,其区域在560nm左右)。
对于体外研究,发射波长在400到600nm的荧光基团最为常用,例如:AMC、FITC和TAMRA。
三氟乙酸盐(TFA):三氟乙酸盐是多肽产品中常用的盐类型。然而,由于三氟乙酸的生物毒性较大,部分实验,特别是细胞实验,需要避免使用此类盐。虽然三氟乙酸盐存在生物毒性问题,但在某些不需要考虑生物毒性的实验中,TFA盐仍然是一个可行的且是最常用的选择。
醋酸盐(AC):醋酸的生物毒性远小于三氟乙酸,因此大多数药物肽和美容肽使用的盐都是醋酸盐。然而,部分产品的醋酸盐可能不稳定,需要考虑序列的稳定性。由于其较低的生物毒性,醋酸盐在多肽药物和美容产品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大多数细胞实验中,醋酸盐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通过将多肽从三氟乙酸盐转成醋酸盐可以避免三氟乙酸盐给细胞带来的毒性。
盐酸盐(HCl):盐酸盐在多肽盐中的选择相对较少,只有部分序列由于特殊用途才会使用盐酸盐。
铵盐(NH4+):铵盐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根据多肽的序列来选择是否使用铵盐。当在需要特殊溶解性或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铵盐可能是一个考虑因素,但通常不是首选。
钠盐(Na+):钠盐一般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溶解性等性质。钠盐的选择取决于多肽的具体性质和实验需求。在某些情况下,钠盐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双羟萘酸盐(Pamoic acid):双羟萘酸盐常用于多肽药物中,特别是用于制作缓释剂。在需要药物缓释效果的情况下,双羟萘酸盐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柠檬酸盐(Citric Acid):柠檬酸盐的生理毒性相对较小,但制备工艺复杂,需要单独根据多肽序列来开发生产工艺。尽管制备工艺复杂,但柠檬酸盐在某些特定应用中可能具有优势,如需要低毒性或特定释放特性的多肽产品。
脱酰胺反应:在脱酰反应中,Asn/Gln 残基水解形成Asp/Glu。非酶催化的脱酰胺反应的进行。在Asn-Gly-结构中的酰胺基团更易水解,位于分子表面的酰胺基团也比分子内部的酰胺基团易水解。
氧化多肽溶液易氧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溶液中有过氧化物的污染,二是多肽的自发氧化。在所有的氨基酸残基中,Met、Cys和His、Trp、Tyr等最易氧化。氧分压、温度和缓冲溶液对氧化也都有影响。
水解:多肽中的肽键易水解断裂。由Asp参与形成的肽键比其它肽键更易断裂,尤其是Asp-Pro和Asp-Gly 肽键。
形成错误的二硫键:二硫键之间或二硫键与巯基之间发生交换可形成错误的二硫键,导致三级结构改变和活性丧失。
消旋:除Gly外,所有氨基酸残基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的,易在碱催化下发生消旋反应。其中Asp残基最易发生消旋反应。
β-消除:β-消除是指氨基酸残基中β碳原子上基团的消除。Cys、Ser、Thr、Phe、Tyr 等残基都可通过β-消除降解。在碱性PH下易发生β-消除,温度和金属离子对其也有影响。
变性、吸附、聚集或沉淀变性一般都与三级结构以及二级结构的破坏有关。在变性状态,多肽往往更易发生化学反应,活性难以恢复。在多肽变性过程中,首先形成中间体。通常中间体的溶解度低,易于聚集,形成聚集体,进而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